查看原文
其他

讲座 | 王辉:“从纯粹理性到实践理性——一种社会设计”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2024-09-02

2021年3月18日,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师王辉的“从纯粹理性到实践理性——一种社会设计”学术讲座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举办。本次讲座是2021年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开放式设计教学导师系列讲座的第一讲。该系列讲座由参与开放式教学的各位设计导师为学院师生分享自己的学术思想和创作理念,将持续整个学年。来自清华大学校内的师生以及线上数百名听众聆听了王辉老师的精彩演讲。


王辉讲座海报



王辉演讲

 

讲座从王辉对“理性”认识对象的疑问开启,阐述了熵增定律下的人类纪特征,即人类纪是一个熵纪,封闭的知识体系会带来更大的熵增。正是在上述视角下,王辉从两个“理论-实践”相互渗透的部分为我们分享了他讲座的核心内容。


第一部分从康德的先验哲学理念出发,结合王辉的三个作品,即“西侯度”项目、“五龙庙”项目和“广仁寺”项目,分步骤地图解了一种理性的设计方法论,即“先天综合判断在建筑学中的可能性”:如何能够从直观层面(直观中领会的综合),逐步过渡到知性层面(想象中再生的综合),并最终到达理性层面(概念中认定的综合),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二部分更侧重于外化输出,详细分解、讲述了康德从“纯粹理性批判”到“实践理性批判”中的思想-价值层级,并最终从对“纯粹理性”和“实践理性”的“拱心石”—自由出发,阐述了自己所外化出的建筑实践价值判断,即基于政治学正义原则在空间生产和空间资源分配中所体现的“空间正义”概念,并进一步将空间正义的价值判断细分为空间规划决策的正义性、空间设计立足点的正义性、空间福利对弱势群体的正义性、空间形象对社会身份认同的正义性、空间资源公平分配的正义性、人文空间和自然空间关系的正义性等六个方面。


由此,王辉又为我们介绍了数个基于上述价值的实践案例,比如聚焦自下而上方式的法源寺绿地项目,关注共享边界的杂院共享桌项目,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的小蚂蚁皮影剧团项目等。作为空间正义价值判断的进一步升华,王辉认为空间正义也应与自然融合,据此展示了“温室+”的系统性探索。


总结部分,王辉将目光从操作和价值投向了“判断的问题”,引用了康德判断力批判的观点来说明最好的设计状态即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并进而借用列斐伏尔、哈维、鲍德里亚、德波等人对社会生产的分析来解读建筑学在当下的处境和使命,并重复薛定谔的名言:“人活着就是在对抗熵增定律,生命以负熵为生。”

 

 王辉演讲内容摘录

 

在讲座后的提问环节中,现场师生与王辉老师热情互动。建筑学院历史与理论研究所的青锋老师表达了对王辉精彩讲座的共鸣,并与其就“理性”概念的定义和认识问题进行了极有深度和启发性的对话。同学们也就诸如“社会的设计和被社会设计”概念的区别、罗兰巴特“作者之死”的认识以及空间正义话题下对象价值的判断等问题进行了提问和讨论。


提问环节

 

供稿:董笑笑、范路

编辑:许宁婧


修改于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